霍靖文:家园共育,守护童心
作者:霍靖文(兵器工业机关服务中心幼儿园)
太阳的幸福,是给人以光明;月亮的幸福,是给人以温馨;园丁的幸福,是让每一棵小树苗茁壮成长。希望每一棵小树都能沐浴阳光的照耀、感受月亮的关怀,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为此,我们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

在从教的两年时间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虽然没有万丈光芒,但始坚信教育是温暖有光、心中有爱的的事业。记得新学期伊始,彤彤和西西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然而,在一次《龟兔赛跑》的表演游戏后,两个小朋友的友谊却出现了裂痕。游戏中,西西觉得自己抱着胡萝卜睡大觉特别好玩,就立刻跑到萱萱面前说:“萱萱,我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可是,一旁的彤彤听到后却变得非常不开心,一下子生气地坐到小椅子上。西西看到彤彤此时的状态有些震惊,于是说:“你可以过来一起听,咱们一起玩。”听到这话的彤彤变得更加生气,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你不是我的好朋友了,我不要和你一起玩。”
晚上离园的时候,彤彤带着自己的小情绪,见到爸爸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不要和西西做朋友了!”爸爸在和我了解过情况以后觉得小孩子间闹别扭很正常,过一会儿自然就会和好。
可是在第二天户外游戏的时候,彤彤突然大声哭着跑向我:“老师,西西打我,我太疼了,我再也不要和她做朋友了!”我仔细地检查了彤彤“受伤的手”,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便轻声说:“你的手没有受伤呀?”“我的手好疼!我要回家找妈妈。”此时,萱萱和西西看到彤彤那么伤心,主动过来向彤彤道歉,可是彤彤的哭声却是越来越大。看到她这么难过,我顺手抱起彤彤安抚着:“老师帮你揉揉,你的小手就不疼啦!她们不是故意的,你们可是最好的朋友呀!”“哼!她不是我的好朋友!我再也不要和她们玩了。”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彤彤的情绪终于稳定了,但是她看到西西和萱萱时依旧躲得远远的。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意识到彤彤在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中出现了问题。如果家长再不引起重视,彤彤的情绪和心理会变得更加糟糕。于是,我决定要和彤彤爸爸深入沟通一下。
在晚上离园的时候,我和彤彤爸爸再次讲述了当天上午事情的经过,在和爸爸的交流,我也进一步了解到,彤彤的妈妈经常出差,爸爸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平常在离园后的游戏时间,彤彤也是只和西西在小公园玩游戏。
我的内心更加确定,彤彤情绪的突然爆发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同伴亲密关系突然破裂,缺少父母的关心和陪伴,遇到情绪问题时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中班正是幼儿社会发展交往的关键期,我们若能抓住这一关键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些思考和观察,我向彤彤爸爸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耐心询问,了解原因,做忠实的倾听者,引导彤彤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其次,以朋友的身份和彤彤聊一聊爸爸妈妈也有很多好朋友,这些好朋友是怎么认识的,这样可以让彤彤理解原来朋友不止一个;最后,要多创造机会带着去彤彤去结识一些新朋友,例如去朋友家做客、参加外出活动、聚会活动等,在过程中主动引导彤彤和新朋友打招呼,肯定和鼓励孩子的交往行为,并及时针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
彤彤爸爸点头表示赞同:“谢谢老师,我们之前确实没太在意,觉得小孩子交往能有什么事,一会就好了,回家后我们一定试试您提供的办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天早晨入园时,彤彤爸爸激动地和我说:“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及时提醒我,我们也没关注到孩子情绪上这么大的起伏,现在看见孩子情绪变缓和了,不乱发脾气了。慢慢地,在游戏过程中也有新伙伴加入时,彤彤也能够接纳同伴,友好相处,还愿意主动赞美伙伴,渐渐地体会到了与同伴交往所带来的喜悦,增强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交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童年的快乐本应在伙伴间的嬉戏中产生。我也将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做幼儿友好交往的坚实支持者,做花园中那个静待花开的园丁。
点评:
童年是人成长经历中情感、性格形成的重要奠基阶段。有人说,童年的伤害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疗愈。这说出了童年成长经历的极端重要性。同伴交往,正是幼儿在学校生活中要学会的一项生活技能。霍老师敏锐地从彤彤对待小伙伴异常的表现中,发现了彤彤在同伴交往中透视出来缺少父母关心与陪伴带来的亲密关系建立的问题,并通过家校合作,成功地化解了彤彤成长路上的心理危机。正是霍老师极强的专业意识以及专业能力,才能发现幼儿异常反应背后的真正原因,并能对症下药,让问题得以根治。
点评人:严星林
(本文来源于海淀区中小幼教师《我们的育人故事文集》,原题目为“我有‘两个’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