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立老师揭秘二十四节气如何喝茶——立夏
二十四节气,中国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智慧相融,顺时饮茶,更是自古中国人的养生之道。春干秋燥,夏暑冬寒,一杯时令茶,蕴藏着颐养生命的健康密码。著名茶专家赵英立老师揭秘二十四节气应如何喝茶,在不同的节气应该喝哪些茶。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它一开始本来是中国古代制定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主要用来指导农业的耕种,后来进而指导生活的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的。在漫长的发展时期,我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二十四节气跟我们喝茶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不仅有而且关系非常密切。
我们的节气即将进入夏天,天地之间暑气上升。在这个时候,人要注意保养,重点在养心,心属火,金木水火土跟我们的脏象是相应的,这个时候重在戒躁戒嗔,不要气急,不要轻易生气,尽可能做到心柔意软,至性宽和,这样你体内的浊气才容易得到宣泄,才能够适应夏天阳气在外的特点,在这个季节需要大量补水,所以也是非常需要喝茶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中“四立”非常的重要。立夏是夏天的正式开始,在这个节气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在夏天的时候,恰巧是天地气交,阳气阴气充分交融,万物华实,所以万物才能够结出果实来。那么,立夏的“夏”是什么意思呢?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了。
在夏天的时候,如果你去茶区,去农村体会农民的生活,更能够感受立夏的氛围。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陆游,他在立夏之后到山区去写了一首诗:“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懒斗旗枪。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陆游《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我们喜欢陆游的茶诗,是因为他的诗是源于生活的。读了这首诗,我就想起了我走在茶山的感觉,那种粗瓷大碗中的咸肉炖着山笋飘出诱人的香味,刚刚打来的山泉水冲泡着粗老的野茶,格外的爽口提神,坐在吱吱作响的竹椅上,与叼着木烟袋的乡村们聊聊家长里短,此时真正地能体会什么是闲人的心境,这种闲是一种心闲,是一种心神的安逸状态。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夏之后,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注意养心。那么,养心首要在戒嗔,不让自己的嗔心发动。我们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碰到生气的事情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我的心态,戒嗔就是告诉我们要调整自我的心态,而喝茶是一个很好的调整心态的辅助事情。此时,有哪些适宜的茶品呢?白天最适合饮明前的绿茶,也有刚上来不久的春季的铁观音,可以少喝尝尝鲜就可以了。如果你要喝去年的秋茶,注意铁观音的特点,但是最好是正春茶和正秋茶。正春茶固然好,此时还不宜喝,你要喝去年的正秋茶、隔年的白茶。晚上可以喝一些隔年的红茶、黑茶等发酵比较重的茶,这样不会影响睡眠。
立夏,夏天的正式开始,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夏后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在养心,调整自我心态。夏季白天适合饮用明前的绿茶、去年的铁观音和隔年的白茶,明前茶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后期的茶更高,而具有苦涩味茶多酚相对较低,这时的茶叶口感香而味醇,晚上适宜喝一些隔年的红茶,黑茶消暑安神。(来源:海淀敬德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