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河爆燃事故处置工作的点评

          文  墩爸

关于央视记者在河北三河爆燃事故现场采访遭拦这事,可能是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次生舆情热度超过事故本身的案例。分析认为,除了面上已经呈现的这些舆论表象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否则后续还会源源不断的“三河”。

微信图片_20240316164326这篇,简要讲讲。

1.阻拦记者的行动背后其实是深深的“问责焦虑”。虽然事情闹大后,当地回应粗暴阻拦记者采访的背后,是缘于一线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不强、方式方法粗暴简单,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与网上的一些观点不同,我认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再清楚不过的错误处置,因为这种沿用传统维稳思维的处置方式已经与当下互联网舆论的大势规律背道而驰,但我想说如果你我站到当地领导的角色上,或许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这主要是受到当下问责出现泛化苗头的关联影响,即先以发生事故为问责由头,再倒查回去查找任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瑕疵和细节,哪怕是一些从客观上根本无法避免的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也会遭到问责处理。也就是说,从保护自己的工作本能出发,在遇到突发事故已经发生,且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被当下泛化问责的氛围搞怕的领导,势必会想方设法地让现场工作人员阻挠记者采访介入,哪怕是代表中央喉舌的央媒,毕竟从概率上讲,记者进入现场采访,意味着事情肯定闹大;如果能够阻拦他们进入现场,而恰恰事情又没有闹大,对于他们而言,还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才会如此“剑走偏锋”。


分析认为,在当下的环境里,这个问题其实相当普遍,而且越到基层越明显,尤其是到了县市区及乡镇一级,会显得更为突出。当然,越到基层,对于新形势下的舆论认知也最为粗浅,没有形成足够的舆商思维。因此,对于这名现场阻拦涉事记者进入的执法人员,还是建议尽可能地报以理解,他们只是执行指令而已。要切实解决的其实是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


2.舆情后续走势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剧了维稳思维的固化。分析认为,每个人对于未知领域都会存在担忧、忧虑等害怕心态。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因为对舆情发生以后“将走向何方”“会弯向哪里”这些未知领域缺乏一个相对精准的确定性判断,导致很多地方和部门的主要决策者在舆情发生的初期,普遍存在着很强的不确定心理,由此产生了“等一等”“拖一拖”这样的被动心态,他们希望等到舆情发展脉络进一步明朗之后,再做出确定性的决策表态。媒体记者的现场突访,打乱了他们的节奏,加上当前针对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舆论,本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领恐慌,多种因素关联影响下,必然会产生“全力阻拦采访”的想法。


从当地这些“反常规”的处置做法可以看出,当地领导干部内部还存在着很明显的舆情“洁癖”症、舆情“恐惧”症,即出于被放大、被带偏等声誉影响层面的顾虑,没有正确认识舆情热度与舆情烈度的本质性区分,只要一看到热度上升,也不管正面、负面,一概视为负面,甚至将上热搜、上热门作为涉网部门工作无能的表现。而实际上,舆情话题的热度上升,只是代表这个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最终决定这个话题讨论是否出现了负面偏离,应该是后续跟评跟帖表现出来的情绪烈度,而非网上舆情的话题热度本身。也就是说,当舆情热度上升的时候,如果加以客观、正确的科普性引导,即便后续热度继续蔓延,只要整个话题讨论的情绪烈度在理性阈值以内,就应该视为正常的观点讨论。

微信图片_20240316164341

3.对本地处置这种突发舆情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工作自信。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大多数人在遇到不熟悉的环境,而自己又没有足够驾驭的业务能力,再加上对本地舆论工作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信,这种情况下,就会在思维上产生后退、躲避、逃避等类似想法,也就是尽可能地阻止媒体人员现场加入,尽可能地降低网上曝光热度。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许多地方都共性存在,也是我认为其他地方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和加以警示借鉴的地方。


我们一定要明白:舆论风波处置工作能力的逐步养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身临其境地走到互联网一线去,边看边想、边学边悟,一点一点蓄积起来。(来源:墩墩舆情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