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六大潜在陷阱

         文  墩爸

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舆论场域里讨论话题,常常会因为一些真伪难辨的信息、相对局限的认知而不自觉地掉进心理陷阱,让你一步步地受到影响误导,最后彻底走偏走歪。

微信图片_20240130215709

今晚,结合《舆商思维》舆论解析这一章节大致内容,专门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案例整理,提出以下六个最可能影响你判断的潜在议题陷阱,和读者朋友做一交流分享。


一是人云亦云、盲从跟风而产生的不良从众。从众是人的社会学本能。心理学认为,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比如,你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一次偶然机会,你因缘际会地被拉进了你向往已久的摄影家协会群组。那么,即便你对群主分享的摄影作品一无所知,也会在其他群员排队点赞的时候跟着点赞,这是因为你会认为只有跟群成员的集体行为保持尽可能的一致,才能增加你跟这个群之间的好感度。在现实的网络舆论事件中,这种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陷阱。比如2020年,有人使用微信分饰男女两角,刻意捏造“女业主出轨快递员”的恶劣谣言事件,曾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而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只要网络社群中出现了第一个恶意揣测性的声音,之后就会源源不断地有人加入讨论,最终形成了网络舆论场中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不良从众连锁反应。


二是非对即错、“要么0,要么1”的排异思维。我们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上网经历,在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网络舆论场里评论一件事情,只要你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最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没有多少意义的争论骂战,这似乎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舆论场上的一种常见现象。在逻辑学上,对错其实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而一旦我们陷入这样的惯性语境,就会不自觉地给那些不同意自己观点的人群贴上“异己”“异类”这样的对抗标签,最终导致网络舆论一步步走向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偏离方向。


而事实上,因为受到身处立场、生活经历、工作阅历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群看待问题、得出判断的标准往往也会不同,双方都在表达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也就难以分出“谁对谁错”“谁黑谁白”。


比如,在以往很多舆情引爆时,作为涉事的主体,往往都在地强调“自己是对的,网民是错的”,而恰恰是这个刻意强化的“对错”语境触及了网民的敏感神经,引起了他们普遍性的情绪逆反,最终让舆论陷入了无休无止的争论死结。


三是“”谁弱谁有理、谁弱我帮谁”的情绪性偏见。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情感总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共情弱者,是人类用来展现其自身道德感、正义感外在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如果我们受到来自感性方面的过多影响,就会难以避免地在事件评价中出现“去理性化”的情况,反而成为了干预舆论理性氛围的一员。


比如,在这些年屡屡成为舆论风口的“执法者与被执法者”舆情事件中,不少人往往出于对摆摊小贩凄苦生活的共情、出于对被执法者悲惨遭遇的同情,产生了通过为其说话、为其发声来倒逼执法者停止给予惩罚的心理倾向。而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这种共性心理,往往会让一些人嗅到了博眼球、博关注的炒作机会,在一些热点舆论事件中不断挑唆情绪、带起节奏,抛出诸如“就算我夸大其词了,你们又损失了什么?”“抛开事实不谈,他就一点没错吗?”等类似的错误观点,让舆论一步步地偏离了理性的轨道。


四是先入为主、“一定是这样”的假因果判断。人们在参与讨论热点事件时,总是会不自觉地进行“动机论”假设, 即先假设A结论成立,然后倒推回去找寻任何可以证明A结论成立的一切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以形成足以说服他人的“因果逻辑闭环”。比如在前些年备受关注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曾有一篇题为《这是马航MH370终极调查版》的长文刷屏网络,其作者就是先抛出已经预设的结论,再通过倒叙的方式将所有可以造成因果关联假象的偶发因素和必然因素加以呈现,最终误导舆论不知不觉地将预设的可能变成了必然的结论。


五是一捧一踩、盲目攀比的过度比较。应该说,攀比是人们的心理本能,也就是说,谁优谁劣、谁好谁坏这类比较的方式容易产生优越感和鄙视链,是网络舆论中经常碰到的潜在陷阱。


比如,某单位就一项工作成果进行了正面舆论宣传,如果有人通过将其与其他部门进行对比的方式,发表诸如“这有什么了不起”“其他做得好的单位都没这样”等这类充满揶揄、讽刺的对比言论,很可能后续的讨论就会被带离就事论事的讨论语境。


这是因为“谁优谁劣”的“鄙视链”舆论议题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群体情绪的特征。在这种舆论语境下,优势一方会源源不断地释放这类带有“贬一方,捧一方”的不稳定情感。即“鄙视链”对比或许会让优势一方得到短暂的精神满足,但却是以劣势一方承受“精神痛苦”为代价,且最容易遭到反抗,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影响公众舆论动向的潜在陷阱。


六是越夸张越深信不疑的无尽脑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每一个人在选择信息时都会受到偏好的影响,即在做出选择决定前,会预先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模拟理解”,并且将信息按照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样子传播出去。


比如此前私印“同号钞”2万亿人民币的荒诞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利用了围观网民对越夸张信源越能产生传播喜好的心理,这是因为在枯燥、死板、压抑的现实工作生活压力下,很多人总是需要有这种能充满脑补想象空间的话题谈资加以调剂,而在这些面前,事实、逻辑甚至于可以舍弃不顾。


另外,要得出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结论的过程实在过于复杂,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种心理煎熬,与其费尽脑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繁琐的过程上,倒不如跟着想象走,跟着感觉走,只要不是太离谱,差不多就行,只是图个茶余饭后的精神愉悦而已。


事实上,之所以源源不断地会有人深陷上述陷阱的原因,除了这些陷阱本身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之外,也有一些我们自己身上的原因。


比如缺少求证意识。以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场,信息源的真实度、全面性往往没有传统媒体那么高,半真半假、七分真三分假,甚至于百分百伪造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受到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影响,围观网民并没有养成“多个角度看看”“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意识和习惯,由此导致许多围观网民都是在“只知其一”“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得出了主观判断。比如,在针对食品添加剂阿巴斯甜的讨论时,不少网民并不知道阿巴斯甜要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食用剂量,没有养成多方查阅的求证习惯,就主观性地得出了阿巴斯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论。


比如缺失常识逻辑。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讲的就是讨论任何一个事件,常识和逻辑是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前些年,类似“打针催熟的西瓜”“人工注胶的皮皮虾”“塑料制成的紫菜”“棉花做成的肉松”等等明显违背常识的谣言刷屏网络,引起很多人的“跟风转”和“随手发”,就最具典型。


比如缺乏冷静思考。在充满情绪的网络舆论场,凭借主观喜好随意下结论、下判断,是导致舆论戾气重的重要原因。当下,因一致兴趣、共同爱好而形成的网络圈层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易形成“情感抱团”和“观点抱团”,对内相互抱团、对外一致反对的排异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舆论场域中“一言不合就开撕”、“一语分歧就互攻”的戾气氛围越来越重。


如果要最大限度避免陷入上述的舆论陷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多渠道找找不同角度的信源。互联网舆论的大背景下,信息全貌的呈现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多平台信息求证的习惯。比如,在微信群中看到了一个信息,可以去知乎、百度、搜狗、微博、B站、小红书等多平台进行检索,多角度综合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权威媒体等刊发的信息后,再得出相应的事件判断。


二是多问问自己符不符合常识和逻辑。常识是由事实、观察、经历、见解,以及每天解决问题和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智慧组成的,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进一步梳理和分析舆论事件演进过程中的许多疑点,可使我们避免掉入他人预设的舆论陷阱。逻辑是指指思维的规律、理清事物的本身,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清楚很多问题。也就是说,在得出判断之前,要及时地进行自我追问:这个突然出现的信息是否与自己的相关常识存在出入。在确认没有出入后,再去考虑内部深层次的求解过程 是否符合以正确知识体系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事物逻辑。


三是发表观点前尽可能地平复自己的情绪。稳定的情绪,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保持冷静。在舆论话题讨论时,一旦情绪不稳,甚至被情绪所左右,则很容易失去理性,不仅会增加误判的可能性,还会被一些不良言论煽动和蛊惑,陷入因群情激愤而产生的行为盲从,很容易让原本相对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走向极端化。因此,要时不时提醒自己:在得出事件判断之前,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情绪。 


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来源:墩墩舆情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