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陈:从“攻心联”中感悟舆情

微信图片_20240112210344

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内,正堂之前悬挂着一幅对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毛泽东同志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到武侯祠视察,就在此联前驻足观赏,沉思良久,反复品读联语的微言大义。邓小平同志也曾称赞说:赵藩的“攻心联”写得好,富有哲理。由于此联阐述了“攻心论”的精髓,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治世的原则和方法,被许多人奉为了座右铭。此联以“攻心”著称,因之又名“攻心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带来全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当互联网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基础应用,那么互联网思维就应该成为一个合格领导干部的标配。


品读感悟“攻心联”,对当前网络综合治理模式的运作流程、效用价值和制度特性进行理性分析,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发展与心态嬗变的交融,也有利于增强互动互信,营造科学理性、多元共治的社会氛围。


上联的重点,“攻心”“好战”都是手段,目标则是“反侧自消”。在今天的社会治理实践中,随着利益格局冲突调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思想观念多元叠加,舆论场“网流”涌动,舆情突发、高发、频发成为常态,“反侧”(不顺从者)又何其多也!


毋庸讳言,当前舆论场普遍存在焦虑心态、浮躁心态、质疑心态、虚无心态,乃至暴戾心态,总体上折射出“开放与抵制”“质疑与笃信”“焦虑与乐观”“躺平与进取”等复杂矛盾的社会心态。这一方面是社会不良风气侵蚀、网络媒体偏好负面舆论、朋辈群体的失范与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平台履责的失管失察、社会治理的忽略缺漏等因素推波助澜。(来源:舆情观察公众号)


站在各级各地社会管理者角度,从“攻心”维度分析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发展路径,主要是抓住四个重点:


一是,积极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特点与演化规律。社会管理者应以更为开放、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网络舆情,谨防孤立议题关联化、序列化,不宜将处置舆情简单贴上“控负删帖”等标签;


二是,正视舆情背后的社情、民情等“合理化要素”,改进对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方式方法。社会管理者应在具体的舆情事件中不偏不倚、依法依规处置,避免产生群体性对立情绪,多多激发网民正向的、理性的、积极的社会情绪和思想观点;


三是,社会管理者不要迷信行政管控,一味“用强好战”。将舆情处置视作特定政治机会结构下的参与“理性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通过沉浸式调研,推动社会管理者真实体验民生、真心帮助群众、真正落实政策;


四是,社会管理者应尽快切入“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的新分析框架,倾听转型期人民群众对深层社会矛盾的“集体焦虑”,不断适应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积极擎起社会公正这面大旗,从而有效引导网络社会心态。


下联关键词“审势”,集中阐明只有通过调研,对形势、特点、趋势有了精准判断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否则,不明形势随意施政,则政策无论“宽”或“严”,都注定要失误。


然而,结合当前网络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新形势新特征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基层社会管理者依然遵循传统的网络舆情治理意识和较为保守僵化的处理方式,“还是传统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从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创新视角出发,各级各地社会管理者应该如何“审时度势”呢?


首先,审时代治理之势。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公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新要求。创新舆情治理模式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吸纳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有序进行,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审价值导向之势。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探索把握舆情生成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分析汇总信息动态,对事件性质特点、舆情发展走势做好预测预判,还要加强思想引导,培育价值共识,促进公平正义,关注社会心态嬗变,弘扬正气传承美德,重塑良好社会风尚;


再次,审媒体融合之势。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立体化多形式开展舆论疏导,将旁观舆情事件的消极心理、激愤情绪逆挽为积极期待、密切配合的良性轨道;


最后,审统筹协调之势。加大数据采集量,提高数据精准度,全面提升发现力、研判力、引导力以及处置力,做好线上线下的统筹协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统筹协调,以及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的统筹协调,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合理引导公众预期。


移动互联时代,社会热点事件(议题)的表达方式和想象方式的不断嬗变,不仅带来了纷繁芜杂的社会心态表现,还不断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的管控模式与行动逻辑。


品读“攻心联”,攻心也罢、审势也罢,对于网络来说,“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网络舆论可以引爆显在或潜在的矛盾问题。所以,各级各地社会管理者要想识网、懂网、用网,不仅要破除传统的“无视、轻视、漠视、敌视”等思维定式,还应绷紧互联网舆论风险这根弦,对引发舆情发酵的主客观因素进行“靶向”归集,推进问题和矛盾的实质性解决,力争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最大正能量”。


通常来说,对联是可以没有横批的,它并不是对联的主体部分,可有可无。但是,“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既然如此,如果从网络综合治理的角度给“攻心联”加一则横批的话,我以为有四字极洽: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