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财施教”的教师失德现象 谁该反思?

文 陶凯龙


“别怪我瞧不起你,XX同学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的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全都是家长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很难想象,这样的话竟然出自教师之口,出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psc

日前,网传天津市津南区教师肖某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存在不当言论,攀比家长歧视学生。天津市津南区教育局对此展开核实,涉事教师被停职。


不过,事情就此未完,网络随后曝出该教师道歉信:”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被指用轻描淡写言辞狡辩,并非出于真心,缺乏反省和改变。而后网络信息显示该校让学生家长“被志愿”签署请愿书挽留该教师继续担任班主任,向社会传递对错误、腐朽价值观。


敏感的舆论一出,社会哗然。


有家长认为,如此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学生,不如说是教育家长,奉行送礼巴结、攀比之风,代表着一群人的集体意识。


而我认为,有势利眼“因财施教”的教师失德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也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三观出现问题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潜规则集体的不良现象,反思的应该是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全社会所有关注教育、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在教育领域内,首先是学生的人权、主体性、自主权应得到尊重,而不是被视作牟利工具,抑或是轻易被裹挟。


从心理学和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负面言论会对学生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根源多为来自于父母粗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老师的冷嘲热讽、辱骂孤立(冷暴力)引发其他同学的嘲笑欺负连锁反应,从而出现情绪问题,影响正常学习和社交。矛盾日积月累,恶性循环,导致孩子无法融入学校,毁了一个学生、一个家庭,最终出现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除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外,教育部门应该定期给教师进行心理体检,及时甄别和筛查,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及时干预,而对部分存在人格障碍的教师,因为缺乏同理心和自我反省能力,理应清除教师队伍。


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须德为先,被誉为灵魂工程师,其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第一标准和基础。


师者言行代表教师形象教师,影响学生的成长。师德失守,功利性乃至道德败坏,即便教学和学术水平高,也不称职合格。一名教师势利看待学生,背后是师德沦陷,更是教育理念的扭曲和偏狭,这样的教师很难上好课,教好学生。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尊重,是激励,是发现,进而完善和助推一个又一个灵魂。


歧视学生、有偿补课,甚至对学生进行性骚扰等师德师风问题频繁曝光于众,说明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界自身管理的重中之重,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不够的,要及时教育、监督和规制,更要靠长效机制,在把好师资入口关的同时,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要求,且严格执法执纪,不袒护,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同时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佛系”教师,放弃为师之道,也应该视为师德失德行为,不同的处理方式是教育和挽救为主。


教育理应风清气正,激浊扬清,作为一种价值重建。


失德行为中,一些有偿补课在职教师认为劳动付出理应有回报,教育是有需求的市场经济行为,且全社会如此。


实际上教育的公益性(教育公平是基础)绝对不能用资本化来运作,补课是教学者没有做到教师教学的责任义务(教学能力差的表现)的延伸,如果必须,理应免费,毕竟作为事业单位人员国家给你工资(且不低于公务员标准)理应尽职尽责,对于学生而言,课上不讲课下讲对于未补课学生显然不公平且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甚至贫困家庭参与其中),因为公众焦虑互相攀比补课,恶性循环,同时有偿补课在教师群体中因为获取不义之财而相互影响,无心教学而有偿补课追求经济效益有违教育初衷和国家法律规定。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法律;无论社会多么不堪,只要教育优秀公平,底层就会有上升希望;只要医疗不黑暗堕落,生命就会得到起码的尊重;只要法律秉持正义,社会不良现象就能被压缩到最小,如果三大底线全部洞穿,那社会岌岌可危。


教育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社会的敏感脆弱的神经,而师者既然选择教育行业,理应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不是道德捆绑,而是责任、义务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