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传统文化基因 推进学生五育发展

——盘锦市大洼区城郊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实施案例

             文 荣丽娟

盘锦市大洼区城郊学校位于盘锦市大洼区城区西北郊,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 33500 平米,建筑面积约6800 平米,现有在校生 700余 人,教职工有 70余人。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民主科学、艰苦奋斗”办学理念,塑造“立德精业,崇文尚武”校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走特色化、品牌化的内涵发展道路,让每个学生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鲜明的特色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地域名校。

微信图片_20231217212152

【一、背景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挖掘、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014 年以来,我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并很好地将“五育”并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经过 9 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让立德树人扎根落地,素质教育开花结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特色与条件】

我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色:

第一,批判继承与创新。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学校具体发展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五育”并举有机结合。学校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五育”并举相互融合,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文化为中心,培养全人发展理念。

第三,有成熟而完整的系统性体系。从指导思想、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到学业评价等,形成了科学性、系统化的体系,从而让素质教育理念扎根落地。

此外,我校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做到了“四有”,即“有时间”、“有内容”、“有教师”、“有场所”。

第一,有时间。在诵读经典方面,每个班级利用早检前 20 分钟,诵读《百家姓》、《千字文》等 60 部中华经典读物;在力行《弟子规》方面,学生在家期间做家务,孝敬长亲;在国防教育方面,每学期安排一周以上的军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在武术课程方面,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主要练习武术,大课间是学生全员的军体拳、长拳和双截棍;在书法艺术方面,小学全员开展书法课程,每周 2 节课(不计入美术课时)。在其他传统文化课程方面,如戏曲、曲艺、相声等,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成 17 个活动,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劳动教育方面,1-3 年级,家校协同教助学生生活自理;4-9 年级,全员开设每周 1 节洗衣课;7-9 年级开设以班级为单位的每月 1 节厨艺展示课。

第二,有内容。学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五育”并举相融合,贯穿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力行《弟子规》方面,整理《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和《弟子规》中的精华部分,编写成《力行弟子规 60 条》和《城郊学校学生为人处世准则 130 条》;在国防教育方面,继承传统的文武兼修品德,通过“军训常态化”训练学生的军人意志品质、作风品德和军事技能;在圣贤教育方面,修炼品格气质,开展各种活动,如朝会、故事会等学习古代圣贤思想,在反思自我中追求进步。同时,学校还编印了《孔子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弘扬方面,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大洼区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等。在教育教学方面,开展思政大讲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六步两环”教学模式,通过跨学科融合理念,很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在武术、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开展方面,编写《城郊学校武术教材》,

用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气质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品质;在劳动教育方面,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学生能够生活自理、制作美食、志愿服务、打扫室内外卫生等。

第三,有教师。我校把具有大胆创新意识、强烈责任意识和活动研发意识的老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课程的专职老师,并从社会上聘请 10 余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课程老师到校任教。

第四,有场所。近年来,学校投入资金用于活动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学校先后建成西山书院、学生厨房、洗衣房、笼式球场、校外农业和工业基地等,这些“活动基地”为师生提供便利条件和文化氛围,开展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和魅力。

微信图片_20231217212200

【三、实施途径与措施】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途径、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五育”并举的教育教学实践理念。经过 9 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实际,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五育”育人体系。

(一)经典养德,立己达人

以“德育”为核心,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从小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学习圣贤优秀品德,立志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通过经典,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培养中华文化根基,塑造学生君子人格。二是进行圣贤教育,以孔子作为古代圣贤的代表,雷锋作为现代高尚品格的代表,通过每周一朝会,以圣贤为榜样,尊崇圣贤,学习圣贤,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继承红色基因相结合。三是把力行《弟子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坚守的德育作业,学生在家期间孝敬长亲,传承传统的孝文化,建立良好家风。四是利用传统文化节日进行传统文化观念的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明大德”的时代新人。

(二)学思贯通,立德树人

以“智育”为依托,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我校根据中国古代经典《论语》和《学记》中有关教育教学原则,结合“六步两环”教学模式,创新出符合我校学情的新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各学科记忆法和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自我内驱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养成。二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学科教学体系中,如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劳动教育等,实现跨学科融合理念,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三是组织老师学习中华经典文化,如《论语》等,并能够将中华经典文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中。

(三)磨砺意志,以体化人

以“体育”为纽带,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我校充分利用体育在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方面的价值,让孩子们感受体育之美,运动之美。利用“武术大课间”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培养尚武精神。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军训,行军 20 公里,磨砺学生意志品质,让学生懂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深刻道理。

(四)内外兼修,以美育人

以“美育”为关键,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书法、国画、戏曲艺术的开展,使学生修身养性,达到气质美,以美育人,引导学生在美育中内外兼修,培养审美情怀。

(五)甘于奉献,以劳成人

以“劳动教育”为根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学习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最终成为“优雅生活者”。淬炼品格,学会生存,把中国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运用到当今服务自己、家庭、国家、人民中去,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勤于奉献。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五育”培养上,我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系统科学又行之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学校根据《追梦行动书》、《学业评价表》、《六项任务考核表》等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优秀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展示和表彰。

微信图片_20231217212206

【四、成绩与反思】

自 2014 年以来,随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设不断取得成果,我校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 2018年,荣获“中华文化习养实验学校”,并得到了大洼区电视台、《盘锦日报》、《辽宁教育》、《教育家》杂志的宣传和报道。在学生数量上,从 2014 年在校生 260 多人达到如今在校生 700 余人;在学生质量上,大部分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在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得到了家长们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内化于心,美化于艺,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提升文化自信,养成文化自觉,是我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校将继续推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扎根萌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