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师德的根与魂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建设,这是两个紧密相邻的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与现代师德的“德”是同一个德,都是道德的德。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个班建立起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的内在联系。

微信图片_20230224133354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该计划明确指出:“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习总书记随后在教师节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它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教师优良传统的肯定和弘扬,也是总书记对北师大学生、对未来师德建设的殷殷嘱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也是所有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基本指南。它指出我们的专业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人师、为经师、为学师,并且要行为世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怎样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离不开师德,师德师风建设是第一要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书很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立德树人”。我们要立的是下一代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那么,我们可以优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本民族教师的精神基因,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师德的根与魂。如顾明远先生所言:师德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首要的素养,具有明显的中国教育特征和特质。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师德的根与魂。


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靠的是教师自身德行和品质的发扬,我们尊重的是教师身上所彰显的品德和修养,而这种思想的传递方式即言传身教。我们希望现代的教师具有民族的情怀,远大的理想,能够把我们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传统传播下去。我们的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文质并重、和悦相亲等等,这些都是师德要求的内容。新时代的教师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以自己的德行和品行影响下一代的人,是具有高度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够以课程班的启动和建设为契机,结合自身的校情和班情,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最后,师德建设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我们立志要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德智兼美、崇德尚贤的优秀教师队伍,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育人精神在海淀教育大地上流传下去……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颖惠 (根据吴颖惠院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师德建设》课程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整理,题目为编者所拟,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