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春秋之

             冰糖葫芦

                         文  陶凯龙


 对于乡愁,我想恐怕是味蕾的记忆最为深刻!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美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迄今为止发扬光大的、最接地气的、当属美食文化。


  儿时的记忆,莫不与美食有关,尽管在当今看来,一些所谓的美食不过是简单的吃食。


  每每到冬季,在集市,在乡村,冰糖葫芦无疑给这白色的、单一的世界,增添一道靓丽的风采。


  那被穿成串的花红、山楂被焦糖包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着暖暖的光芒,带着那种糖焦味道,总是让人垂涎三尺。


  咬一口甜脆的冰糖葫芦,唇齿之间那种甜酸味道,对于不经常吃到甜食的我来说,无疑是极为难得的开怀美味。


  花红亦名林檎(《开宝本草》)、沙果。果实球形,黄绿色带微红,果皮脆而韧,果肉黄白色,有清香味;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药果兼用、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此两种水果本位北方常见之小果,因其味道特殊,故较难常食,特别是山楂。

psb (1)_副本

 但聪明的人们用糖之甜与果之酸甜相融合,遂成为美食。


 而关于冰糖葫芦民间亦有传说:南宋光宗皇帝名赵惇,年号“绍熙”。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宋朝《燕京岁时记》也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在民国时期的京城,冰糖葫芦在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成为中国传统小吃。


冰糖葫芦制作较为简单,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山楂,洗净后去根去蒂,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然后将两瓣合上,用竹签串起来。


将糖与水按照二比一的量倒入锅中,用猛火熬二十分钟左右,期间可以搅拌,当糖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此时将达到中式烹调的拔丝程度,将锅倾斜,如此让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将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


随后将蘸好糖的山楂串放到水板上冷却二三分钟即可。所谓水板,是指光滑的木板,在清水里浸泡过较长时间,温度较低,同时木头具有吸水性,可以帮助糖葫芦冷却定型。


而制作冰糖葫芦最为关键的就是熬糖,熬糖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熬好的糖稀,肉眼可见糖浆浓稠,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泛淡黄色,用筷子挑起可见拉丝,将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是硬的,即可。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哥哥曾经制作售卖过冰糖葫芦。


用炉子上的马勺熬糖,制作较为简单,如果增添特色可以在冰糖葫芦出锅后洒一些芝麻。


哥哥那时需要吃过早饭便将冰糖葫芦制作好,然后一串串按照花色插在二八自行车前把上的草把上。


少年老成的哥哥把军大衣、狗皮帽子和围脖都穿戴在了身上,穿着臃肿的哥哥蹬着那辆老二八自行车,留给全家人一个不屈的背影。


冰糖葫芦挣的是辛苦钱,不是因为起得早,而是整天在风雪中奔波。


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夹杂着东北风,呵气成冰。厚厚的棉袄也难以抵挡刺骨的寒风,迎风推车,脸冻得通红,失去知觉,手脚早已麻木,嘴里却不停地吆喝:“冰糖葫芦!冰糖葫芦!”


乡间的路总是铺着厚厚的冰雪,人走在上面几乎站不稳,滑滑的。


广袤的东北大地,几十里路不见人烟与村落是常有的事,为了赶集市往往要穿越很多无人区,而不时出没的野狗凶巴巴的吼叫,胆小的,内心怕是很惊恐。


蓝天、寒风、旷野、一人、背影!


而乡下卖小货的,得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胆子足够大。


即便如此,当递出去冰糖葫芦,收回来那零角钱,那种心情恐怕不是一个喜悦就能形容的吧?


哥哥的午饭总是冻得硬邦邦的馒头或者豆包,而冰糖葫芦是舍不得吃的,正如修得广厦千万间者不一定有自己居住一席之地。


几毛钱一串的冰糖葫芦是平民的零食小吃,却是一些小买卖人的生计来源。


这个世界上注定有些人要平庸甚至卑微的活着,而有些人注定位高权重、锦衣玉食。与努力有关,亦与时局和命运有关。


平滑的小路留不下哥哥的足迹,正如那浩瀚的历史,注定没有小人物的惊鸿一瞥。


哥哥回家总是天黑,进屋匆忙脱掉那一身像冰疙瘩一般的棉袄,迅速飞身上炕,披着被,喝着母亲递过来的滚烫的姜水,驱寒。


母亲劝阻哥哥在数九寒天不要再出去,可哥哥总是微笑着、充满期待的婉拒,毕竟那几分几角的钞票或硬币是一家人冬季里额外的收入,在收入不高的那年那月亦是不可多得的外财,尽管要付出太多的艰辛困苦。


母亲总是不够坚强,偷偷地出去抹泪。


冰糖葫芦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小时候甜蜜的回忆,而对于我来说恐怕是对现实生活多了一份了解,对手足之情多了一份感恩,多了一份刻骨铭心的记忆。


整个冬季近半年的时间,哥哥几乎风雨无阻外出赚钱,有了那笔在今天看来是微薄的收入,在当年也算是不小的回报,可以购买油盐酱醋、衣服袜子甚至学习用具。


感谢当年哥哥的付出,也感谢冰糖葫芦味道的醇厚,那里面有普通人对于美好的生活向往,有一家人即便清贫但团圆的温馨,更有舌尖上的美味享受。


如今,很少吃冰糖葫芦,尽管品种多样,诸如草莓冰糖葫芦等,只是觉得样式美观,口感却差了许多,怕是少了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