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大怪之 窗户纸糊在外

                                            文  陶凯龙


  在东北,很久以前的民居,总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窗户纸糊在外边,因此在民间流传的东北三大怪当中,窗户纸糊在外名列其中。在影视剧当中也会看到许多这样的镜头,往往屋外的人蹑手蹑脚用手抠或者用舌头在窗户纸上舔一个小眼儿,窥视屋子里面发生的事情。


  其实此事说起来这和东北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东北的气候寒冷尽人皆知,而且很早的时候房子多为木屋草房和泥坯草垡建成,房子盖得高高大大也不缺少烧柴,但是保暖和采光还是一个问题。


  在南方中原地区,房屋建筑往往是前出檐后出梢,而且窗户纸糊在窗棂里面。而东北关外春季多风沙,民俗所言‘一天三遍风沙土,今天不刮明天补’,把窗户纸糊在外边,大风沙不能污损窗棂,这能保持室内的清洁明亮。也有老人说,老式窗户都是上下开启,站在炕上顺手开合窗扇便利。


  同时这与东北人的性格也有关系,东北人都好面,往往是把好处让给别人,苦楚留给自己,这或许也是一个很好地解释。在东北,窗户纸是整齐还是破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衡量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是否美好、主人是否勤快懒散的重要标志。


  糊窗户纸也绝对是一个技术活,民间谚语说:‘九月不糊窗,九月糊窗小鬼往里望’。说明九月份适不适合糊窗的,九月的天气在北方说冷不冷,说热不热,而室内又是以火炕火地取暖,因此,在严寒季节室内外温差很大。糊的窗户纸经过几次冷暖侵袭就会掉了,进入十月份天气转冷,温差不大,窗户纸糊上就能冻干了,这样才粘的牢固。


  实际上,在当时很多东北民居窗户扇多为长方形,上横梁的两端各探出一个棒头,叫‘扇轴儿’,直径大约四五厘米粗,长约七八厘米,插到钉在窗框上的两个木制蛤馍里,两个滚轴就形成了,正因为这样的设计,若是往里面糊窗户纸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把窗户纸糊在外边。


  另外一方面。老式窗户的阁棂花样比较多,如果把窗户纸胡在里面,根据季节日光照样时间长短,窗棂的阴影就会大面积影响采光效果。如此,室内的热量与外面冷空气形成对流时,就会产生冷水气流把糊的毛头纸泡掉,并且不会积雪。

e2ed91e2ee4d97b71f446546a11602fe_副本

  并且糊窗户的纸张也是大有讲究,这种糊窗子用的纸与一般的纸不同,人们称之为“麻纸”,也有叫“麻布纸"的。《扈从东巡附录》载:“乌喇无纸,八月即雪。先秋,捣敞衣中败,入水成毳,沥以芦帘为纸,坚如革,纫之以蔽户牖。"这里讲的是把麻浸泡后做纸。用麻造纸前,先要用水泡,当然是“我跳黄河无人拉",泡好后拿出,“一身绿袍脱给他”,就是把麻皮扒下了,用麻皮泡筛、沉淀后,便晾干成了“麻纸”。


  这种关东民间的麻纸,又粗又厚,上面再用胶油勒上细麻条,刷好桐油,典型的“窗纸”就做成了。这种纸不怕雨水和潮气。雨水打在这样的窗纸上,能顺利地淌下去;潮气在上面一打,化成水珠,也无法浸入到里边,而是滴了下来如果把窗纸糊在里边,水就会顺窗纸流下,积存在下部的窗框子上,久而久之,窗框便会被浸烂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子还有好多家居住草房子或者木房子的人家糊窗户纸,映着墙壁和棚顶糊的报纸,也是一道独到的风景。


  只是这些注定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在怀旧的时候都会深深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