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象之

                   大秧歌  遍地开花的欢乐 

                                       文 陶凯龙

 大秧歌是下巴里人的艺术,相信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都会对它抱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扭秧歌可以扭掉生活的沉重和不快,扭掉生活的寂寞和无聊,扭起大秧歌,火辣辣的粗犷的情怀便使一切的不快都抛到九宵云散外了。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很小的时候,每当进入腊月以后,就有附近村子组织秧歌队,购买服装,彩排节目了,一般一个秧歌队都在40人左右,其中女子一般要比男子多,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在农民的眼里,大红大绿是代表吉祥,是最好看的颜色。

  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轻快上路。

17992090_1453971793977_1024x1024

  你看吧,一辆辆马车和四轮车拉着身穿五颜六色的秧歌队员,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尽管东北的天气降到了三.四十度,不能阻挡的是人们对秧歌的喜爱之情。当车在村口停下来的时候,总有热心的人放起了鞭炮,村长总是挨家挨户叮嘱乡亲不要怠慢了秧歌队,以免人家挑理,过年图的就是吉利和喜庆。

  通常秧歌队到谁家,主人都会将院子打扫干净,并且把看家狗牵到了后院,准备了鞭炮,当然红包和香烟是必不可缺的,而家里办白事的人家则要例外,既不能进门,又要绕门而过。

  在我很小的时候,哥哥曾经参加秧歌队,所以在那一段时间内,我更加关注秧歌队到哪里去演出,我好早早准备带领小伙伴不惜冒着严寒去凑热闹。那时候我无法理解人们对秧歌的感情,只是觉得好玩。热闹并且可以捡拾未燃放的鞭炮,和小伙伴比较谁的鞭炮拣的多,然后在一起集中燃放。

  通常扭秧歌的队员每天能分到30元左右,还有一部分香烟等,那是年轻人在冬闲的时候挣零花钱的一种方式。而秧歌队一般有人承包,去掉服装以及人员等开销,剩下的就是他的赚头。从腊月到正月,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般能挣好几千元钱。

  东北人认准了大秧歌,在东北人的眼里它就是最美的。

  据民俗学记载: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热闹的东北大秧歌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后来我来到的城里,尽管也看到有退休老人组织的秧歌队的表演,但是却没有那热闹和青春的活力。

  母亲说,最近的几年村里都没有人组织秧歌队了,原因是年轻人大多数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没有人愿意冷冷呵呵的在外面扭,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比较重视经济,扭大秧歌是一种民间半公益性的活动,不可能挣多少钱,他们认为不值得。

  母亲的话语里充满无奈和忧伤,正如我淡淡的思念,大秧歌真的只能在梦里出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