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凯龙新书:《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让读者铭记乡愁

 

  许顺喜 近日,记者从中国文联出版社获悉,由我国著名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陶凯龙编著的三十五万字民俗文化散文集《那年那月乡村纪事》正式出版发行。

  思乡是“人类最简单最直接的情感。”留住乡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何处寄放乡愁?乡愁从来不曾走远,它时刻寄放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这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二炮著名军旅歌唱家金波对该书的评价。

psb

  据记者了解,《那年那月乡村纪事》书籍分为沧桑物华、春节印象、一抹乡愁、心灵港湾、思考中国等五部分一百七十多篇文章。记者仔细读完该书后,感觉陶凯龙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每一篇文章都会让人久久回味。


  金秋十月,既是中国人民丰收的季节,也是陶凯龙先生收获的时刻。他的《那年那月乡村纪事》书籍正式出版的时候,恰逢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种幸运的机缘巧合为这本书增添了不少喜气的色彩。


  谈及写作此书的初衷,陶凯龙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出生于东北黑龙江农村,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传媒,长期关注研究民俗文化。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写照,从百万字之多的民俗文化资料中挑选部分文章,把民俗文化(东北民风民俗居多)用喜闻乐见的散文形式撰写出来,让读者去品味民俗文化的故事。这里面其中掺杂了他大量的情感描写,其目的是在真实基础上增加可读性。此书面世后,陶凯龙决定要将《那年那月乡村纪事》免费赠送东北地区所有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承。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民生产生活中长期存在并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乡愁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时刻寄放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不论是旅居海外的华侨还是他乡流浪的过客,乡愁是融于每个人内心和骨子里面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众所周知,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习俗、生产、生活用品等具有着特殊的经历,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人,而著书立传是一种从文化和情感,这对于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一种见证和挽留,是很有必要的。

 psb (1)


  我们就拿“过年”来说,曾经是“乡土中国”的一件头等大事,这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都要团聚的时刻,因为此时相聚就会拉近彼此距离,此事相聚就会拉近亲情、感情。但现实让乡村已经不能在冬季里蛰伏,乡村的面貌在变化、土地里生长的作物在变化、农村人赖以生存的职业也在变化。从物质上讲,乡村经济确实得到了发展,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离开了乡村进城谋生。导致亲情,越来越多的大家族被拆分成小家庭;可能是环境,绿水青山的故园因为发展方式的不当不复往昔;还可能是乡愁,温暖的记忆得不到现实生活经验的重复,而被渐渐淡忘引发伤感。

 现如今,太多的家族成员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工业化的狂风吹拂下四下飞离,甚至注定再不能聚首。但无论如何,乡愁不是农业社会特有的,在城市的“水泥丛林”中长大的一代,也会有他们的乡愁。只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乡愁,渐渐不再与土地、作物、宗族相关。


  著名作家席慕容所言,曾经是故乡呼唤她,现在是她追寻故乡,有共鸣,也有回响。乡关何处,故乡在远方,在心里,在笔下,在路上。


  青年作家陶凯龙所著的《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这本书,无疑在当今快餐文化中,独树一帜,值得读者去慢慢品味。因为他的书中有你有我曾经逝去的岁月和影子。正如作家范彧在序中所写:一行行文字都是对喧嚣文坛鱼龙混杂后萧条寂静的一种反思和叩问,都是震撼人心灵的一种坚守和敬畏。一个村庄的变迁其实是一个历史的变迁,一个人的变化映射着一个村庄的变化,也印记着一个国家的变化,一个村庄的中国让作者的忧患意识唤起读者的思考。当乡愁被人民重新提起的时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怀就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情怀,一种趋势。作者用手中的笔为祖国跨越性精彩历史做一个见证和记录,给后人留下一份记忆,一份沉思,一份向往,这就足以。


  北京万卷时代文化公司出版人周亚表示:用散文形式写民俗在全国文坛极为罕见,作者的一些文章读后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留住乡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值得每一位国人阅读。


  据悉,陶凯龙先生所著的《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这本书,近期将在国内新华书店、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上架销售。值得每一位读者阅读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