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春秋之


           东北烧锅酒


                            文 陶凯龙


在中华历史文化中,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文化传承。


中国是白酒的故乡,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是唯一用用纯粮发酵制作而成的。


而东北则是白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之地。


在东北喝酒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御寒的生理需求,更是人情来往之必须,并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因酒成传世诗作,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东北白酒即为烧酒,亦称为烧刀子,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一种透明无色蒸馏酒。主要流行于古辽东地区(今天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以其度数高,味浓烈,似火烧,而得名。


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秦时代(古肃慎时代),烧刀子酒师传杜康,保持了古老的肃慎酿酒术的精髓,并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出二锅头及烧锅酒等不同北方酒类派系,是中国民间著名的酒类历史文化传承。


烧锅是烧酒时蒸馏酒所使用的蒸馏设备,古时包括锅灶、甑锅、天锅冷凝器等,后将烧酒作坊也称为烧锅,甚至将烧锅酒出名或烧锅集中的居民点作为地名称为烧锅了。


清代杨同桂写的 《沈故》里有“今(奉天)合省烧锅不下四百岁”的记录,说明东北当时有烧锅的历史至少在四百年以上。

psb_副本

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作为一种天然粮谷加工的饮料——酒,其原料——粮食尤为重要。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北则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曾经历过草甸、草原景观数万年的自然生态变迁。在东北寒冷的特定气候条件下,草甸、草原茂盛的植被剥落腐蚀,逐渐积累成一层厚厚的腐殖质,从而形成肥沃的黑土层。而其形成过程十分漫长,每形成一厘米厚的黑土需要四百年之久。


因为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人们常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


由于气候特点,每年一季的作物种植因其土地肥沃,盛产的高粱、玉米等其营养成分尤为丰富,是制作烧锅酒的上等原料。


同时东北地区水质清澈透明,入口微甜亦是酿酒的绝品配料。


好粮、好水绝配成粮食的精华——酒。


既是缘分,又饱含着先人的智慧结晶。


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的大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


在曲霉的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强力作用下使米中的淀粉被酶解成糖,因此,自古以来就把它和麦芽同时作为糖的原料,用来制造白酒。


烧酒的原料粮食一般可以经过五到六次的发酵和上锅。


除了原材料有小麦、高粱、玉米等等,还有辅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麦麸子和米糠等按一定的比例经过粉碎后加水,蒸熟,再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后入窖发酵,一般要五天后酒醅出窖,这是第一锅。


出酒后,要把蒸锅中的料取出,经过扬场,把这些料冷却、松散开,而后还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酒曲,搅拌均匀后再入窖发酵,五天后再取出用来烧酒,为第二锅,这时从锡鏊开始流出的酒被誉为“二锅头”,即“快曲”酒。


常用的锡鏊其实就是冷却器,因器锡制,其状敞口圆形、二十公分以下,四十五度角向圆心倾斜,收缩至锥尖,类似鼓鏊,故名。原理为:当酒醅加热汽徐徐上升,遇之骤冷,变为露酒,沿锡熬外壁滴淌汇入下面承露盘,通过连接承露盘之锡管,如线泉般流出,淌突至蒸馏锅外藤条酒篓。


如今东北一些酒厂依然沿用古人的酿造方式:春秋酿酒、伏天制曲、冬季勾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酒的品质。


实际上,酿酒工艺复杂,讲究很多,从选料、制酒曲、发酵、蒸馏到储存,唯有匠心的匠人才能制作出上等美酒。


由于刚出锅的酒杂味多,不易立饮,需窖藏。


所以利用木酒海储酒则是东北地区独有的储酒方式。


自古东北就以物产丰饶闻名海内,这里盛产木材,动物品种众多,其中鹿的鲜血一直被东北游牧民族视做长生补养的珍贵之物。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加以鹿血粘糊的宣纸为内层,充满智慧的东北先民创造了这种独特的储酒方式。


在十七世纪中叶清王朝入主中原后,昔日过着游猎生活的满族人,依然保持着饮酒行猎的习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酒是祭祀、征伐、庆典过程中必备的物品。当时,作为奢侈品的酒,并非可以随意烧制的,要想开办烧锅制造美酒,必须要拥有由清政府颁发的龙票,也就是朝廷批准的许可。


作为满族贵族的高士林,便享有特许的龙票,于是他开始在锦州城开办起“同盛金烧锅”。由于当时烧锅的规模相当可观,后来在锦州城“同盛金”的所在地,便有了因它得名的“烧锅大坑”这个地方。


高士林创建“同盛金烧锅”之时,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已经由东北迁入中原一百多年,而北京紫禁城中的清朝皇帝却一直保留着返回东北、祭祀祖先的传统。


祭祀的仪式需要大量的美酒,皇帝返回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路途上必经锦州,这样一来,为皇帝一行备齐足够美酒的任务和荣耀就自然落到了“同盛金烧锅”身上,从此,“同盛金烧锅”酿造的美酒便由普通的烧锅酒演变成为奉献给皇帝的宫廷贡酒。


岁月更迭,物是人非。


曾经因为战乱和其他原因,该烧锅一度停产。


历经百年沧桑后,1996年凌川酒厂在老厂搬迁时,偶然在地下发掘出了清朝道光廿五年(公元1845年)穴藏贡酒四木酒海(装酒的容器),内藏原酒四吨左右,穴藏一百六十五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这批穴藏了一个半世纪的贡酒,实属“世界罕见,珍奇国宝”,确定为液体文物,这是也我国目前唯一的液体文物。


东北烧酒芳香秀雅、醇厚丰柔、甘冽爽净、回味悠长,“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所成就的文化与传奇何止千万史册所能书写?


虽不及茅台、五粮液名气大,也未列入名酒序列,但依然备受推崇,特别是民间大众的认可。


而那一代又一代的东北儿女,在当今的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谁不承认是其背后的东北文化深入骨髓而铸就今天辉煌?